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深度

建长效食安网络 补齐监管短板

2020-12-15 11:04:35

本报记者  连  荷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食品产业在保供给、稳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7.89%,比2019年提升了0.29个百分点,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然而,受疫情冲击,食品产业也显露出原辅料供应链不健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能力弱等问题,亟待通过各方协同逐一破解。在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和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前局长、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Samuel Godefroy谈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食品监管系统受到的考验与挑战,并对如何更好地监管提出建议。

  增强食安监管风险抵御能力

  罗云波在谈到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挑战时表示,食品工业对国家应急保障的重要性凸显。疫情隔离时期,食品行业特别是方便食品、特殊食品等行业在保障供给、稳定民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疫情暴露了食安监管的死角和短板。6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北京新发地疫情暴露农副产品流通设施体系滞后问题:农贸批发市场急需改变脏乱差》的文章,称“疫情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批发市场脏乱差方面的问题,更折射出其低水平低层次运营的状态”。罗云波指出,疫情在给各行各业都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重构的可能。尤其是此次突出暴露短板的农贸市场、食品上下游产业链。如何在常态化防控当中,构建一个长效的食品安全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Samuel Godefroy表示,对于食品监管机构而言,要增强食品监管中的弹性或者是抵御风险的能力,面临严重挑战、严重变化的时候能够展现的复原能力越强,就越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也更能从后续的冲击和影响中恢复出来。对于食品监管而言,在覆盖常规的标准制定、日常监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对相应的危机事件做出合理响应,包括一旦出现不合规的情况如何应对。

  推动食安风险预警交流

  对于未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如何进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表示,应该提升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质量,推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努力缩小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罗云波谈到了对“十四五”期间食品安全建设的预测。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在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贯通方面,应在近些年“互联网+政府监管”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网上信息的互联互通,例如区域检测结果的互认,部门间检测结果的互认。目的是进一步简化监管流程,为未来区块链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罗云波表示,国家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硬件软件设备很多都依赖国外。面对疫情以及全球经济挑战,我国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以内循环为主。因此应在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农业投入品、食品包装材料及设备、特殊原料生产等方面实现技术创新。

  罗云波认为,监管能够促进行业发展,食品行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压舱石”的作用,在疫情期间,稳定充足多样化的食品供给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基本保障。“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发挥监管对行业发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例如在特殊食品监管方面,应该在监管体制上有新的突破,需要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有进一步的举措。

  Samuel Godefroy表示,数字化对未来的食安监管非常重要,疫情让监管充满更多距离,所以对于相关的功能可能需要远程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这也为数字化监管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推进无纸化、数字化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监管的功能要基于风险的评估,现在有越来越多数字化的技术帮助我们解决在疫情期间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Samuel Godefroy表示,目前已经有部分监管操作依靠远程的方式来进行,食品供应链监管依赖于技术远程进行。这些挑战有可能在未来会转变成机遇,能够保证全球范围内的食品监管机构的韧性。

  科技助力后疫情时代食业发展

  罗云波同时提到了后疫情时代食品行业面临的机遇。他表示,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如智能化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针对疫情展开的运营模式,为食品行业创造了新发展方向,也为发展创造了机遇和空间。另外装备智能化、信息化程度高的生产企业的抗击打能力更强,尤其是食品产业当中食品制造产业智能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成为未来提高行业水平重要方面。疫情促使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后疫情时代行业重组后,幸存下来的食品企业将对市场需求和行业新技术更加敏感,我国80%以上的食品企业是小企业,虽然市场份额小,但是吸纳了大量的就业,开辟电商等销售渠道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大的存货空间。

  后疫情时代,整个市场环境和消费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对于食品企业来说,通过保证食品的安全及健康,帮助恢复消费者信心,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随着消费者乃至全社会对于公共健康的意识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后疫情时代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食品安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复原力”。科技发展给食品安全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自主创新和数字化带动产业升级,可为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京ICP备12005009号-7 邮箱:zgspbbd@163.com 联系电话:010-63451530 0531-83171315
中国食品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 邮编:100073
Copyright©cnfoodcol.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