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胶类食品 > 肽营养

人造肉做强属于自己的好市场

2020-04-27 15:51:32

如果说过去人造肉还停留在概念阶段,那么眼下已经能在不少餐厅吃到人造肉产品。日前,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菜品的人造肉午餐菜单,在此之前,肯德基也推出了以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和豌豆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鸡块。人造肉加紧布局国内市场的动作很迅速。去年11月,天猫货架上出现了加拿大人造肉品牌Omni Pork销售的人造猪肉、人造鸡肉,几乎同时,国内植物基人造肉公司星期(STARFIELD)与奶茶品牌奈雪联合推出一系列人造肉汉堡,与连锁西餐“棒!约翰”联名推出“未来肉披萨”;完成数千万元融资。业内有声音认为,人造肉将在未来两年内成为重要的肉食替代品。毫无疑问,这样的声音虽不是空穴来风,但是却有浮夸之意。而人造肉作为一种健康食品,这个行业思考的也应该是迈开扎实健康的成长步伐,而不是替代动物肉食。

  剖析人造肉的市场,有三大亮点:一是健康,植物蛋白不含有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且能提供更多营养;二是环保,减少牲畜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种植饲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三是文化,满足素食主义者的需求。现代营养学支持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均衡摄入;现代养殖理念推崇的是牲畜饲养与环境的友好共存;现代生活节奏决定了素食主义者是相对小众的人群。

  与亮点相对应的是人造肉面临三个短板。一是价格偏贵,人造肉技术成本高,难以量产,价格远高于真正的动物肉;二是口感存疑,人造肉的口味已经无限接近真整的动物肉类,但是还没有达到动物肉类的口感。据报道,通过此次肯德基、星巴克的新品公测等促销行为已经发现,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肉产品,与国内消费者日常饮食习惯仍有差距;三是标准缺失。人造肉在国内大打安全、健康牌,但国家食药监等部门的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都没有给出权威说法。目前,人造肉加工技术能实现普通肉类大部分营养效果。只要各个环节符合食品安全的规范,在安全上和健康诉求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能证明人造肉能吃也不难吃,现在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它比传统肉类更好。

  实际上,人造肉拓展市场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切入点。一是在推广平台选择上,国内引入人造肉概念的多是快餐品牌,以往快餐一直被人诟病“不健康”,而此次引入人造肉时大打“健康牌”,二者互为借力;而是在推广时机选择上,人造肉利用了疫情时间点,“可消除普通肉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的威胁,降低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通过人工培育与成分调整,获得更高营养价值。”由此可见,对于人造肉的定位,比餐饮产品更精准的应该是健康食材;对于人造肉的市场研判,比代替动物肉制品更正确的应该是具有特定和长远的发展空间。

  应当说,从产品创新到资本助推,从企业支持到市场拓展,人造肉在中国市场都有了好的市场起步和消费起色。要把这个好势头延续下去,就应该踏实地把这个行业做强,而不是盲目地做大。首先,明确消费定位,人造肉的主要消费人群有两大类,一是由于健康和信仰等原因禁食或限食动物肉类的人群,这类人群稳定可靠,二是追求新概念饮食的人群,这类人群流动更新。精耕细作这两类人群,就会有好市场;其次,补齐自身短板,在市场先行的同时,要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特别是在标准建设上,尽快建立起自身的产业链条和行业体系。这样,在风口期过后,人造肉才能够从一个注重概念的产品变成一个立得住的行业。

  有消息称,目前“人造植物肉”国家标准正在制订中;同时,中国工程院已启动“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生物培育肉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将从战略层面研究“培育肉”。这些行动表明,人造肉是契合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契合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契合“健康中国”的产品。面对多方利好,人造肉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初心,认清发展空间,找准利己惠民的支点,以扎实的发展做强属于自己的市场。

(晓理)

京ICP备12005009号-7 邮箱:zgspbbd@163.com 联系电话:010-63451530 0531-83171315
中国食品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丰台区太平桥东里5号楼 邮编:100073
Copyright©cnfoodcol.org All Rights Reserved